最新資訊
(復康資訊)-用植物讓孩子上一堂生命教育課
日期 : 2023年01月31日

「園藝治療」的概念源自於美國,一開始主要針對退伍軍人、自閉症、唐氏症兒童以及更生人為服務對象,但時至今日,一般大眾也可以藉由「園藝治療」達到療癒身心靈的效果。


植物.人類的縮影

「園藝治療」的宗旨其實是透過感受植物的生長過程,啟發我們自身的生命歷程、體驗植物成長帶來的美,在無形中達到放鬆身心靈的作用,

因此,AM Garden園藝治療師黃靖倫認為,將「園藝治療」稱作「植物療癒」更為貼切。 


使用植物做為療癒心靈的素材,一方面是因為植物方便取得、單價不高,並且應用多元,例如:紅藜,是園藝家的種植作物,卻也是花藝家的插花素材,而就另一方面來說,透過植物真正能夠療癒身心的原因來自於植物的生命,從播種、發芽到開花結果,生命的時序,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姿態、樣貌,宛如人類一生的縮影。透過觀察植物的生長,將經驗內化到自己的心靈,更重要的是,在植物療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紓壓、提升專注力、增加成就感以及自信,還能在短時間內體驗簡單的生活美學。


植物療癒對兒童影響

1.貼近大自然

植物療癒課程的素材分成乾燥植物以及持續生長的植物,張淑亭講師表示,孩子經常會選擇有生命的植物當作課程素材,因為在創作的過程中,孩子能夠親手接觸泥土與花花草草,在都市環境中對孩子來說是難得的體驗,並且將植物帶回家照顧,從生活中觀察植物的成長過程,也有助提升孩子的觀察力。

2.提升專注力

植物療癒的過程不僅能夠提升專注力,並且在作品完成後,可以適時給予孩子讚美,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尤其對於唐氏症兒童,植物療癒的過程一方面可以使他們專心在作品上面,另一方面也可以教導他們額外的謀生技能,如同教導喜憨兒做公益餅乾一樣,透過教育他們繁殖簡單的植物,再供他們販售,有助增加唐氏症兒童的謀生技能。黃靖倫園藝治療師表示,雖然種植作物需要時間等待,不過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工作,操作過程並不會太困難。

3.增進分工合作的能力

黃靖倫園藝治療師分享,她曾經在資源比較匱乏的小學服務,因為偏鄉國小腹地大,因此,她決定透過與孩子一同種植蔬菜的方式,教導他們認識植物,並且採用分工合作的方法,讓孩子從種植的蔬菜種類到種植過程的工作分配,都能相互與小組成員充分溝通、討論,不僅有助於提升孩子團隊合作的能力,更有利於刺激孩子對工作任務的規畫與思考,除此之外,孩子也能從栽種植物的過程中,領悟到照顧生命的感受。

4.激發創造力、主見

張淑亭講師分享,帶領孩子植物療癒的課程中,讓她感觸最深的就是:許多孩子從一開始對植物懵懵懂懂,過程中也需要家長協助幫忙,到後來能夠自己識別並熟悉各種植物,甚至對於作品愈來愈有自己的想法與主見,反而不希望家長給予過多意見,這些都是孩子成長與蛻變的過程。張淑亭講師說,作品本身是創意的表現方式,應該激發孩子自己的創造力,讓孩子自由發揮,大人只需要以輔佐的角色從旁協助即可。

5.食農教育

黃靖倫園藝治療師表示,大眾深受近年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所擾,除了帶領孩子認識植物、享受植物療癒之外,更需要建立孩子的食農教育,落實從農場到餐桌的觀念。將自己辛苦種植的蔬菜收成,入菜後變成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不僅能夠帶給他們成就感,栽種的過程更是無價的體悟,尤其是不經過加工、最天然的滋味,反而讓孩子有機會能夠認識食物的原味。


原文: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3734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