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啟智早期訓練中心-孩子打人,光叫他不能動手是沒效的!
日期 : 2024年03月07日

啟智早期訓練中心

幼兒教育

梁老師 微信文章分享


孩子打人,光叫他不能動手是沒效的!

小孩會動手打人總是令照顧者相當緊張,有媽媽說每次帶孩子去公園、親子館,是她神經最緊繃的時候,深怕自己的孩子突然動手傷了其他的孩子,孩子平時都很好,但偏偏常上一秒玩得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動手(咬或打),講了好幾遍「不可以打人」、「不可以咬人」,罰也罰過了,道理也好好講過了,甚至還打孩子讓孩子知道打人對方有多痛,孩子好像就是學不會,到底小孩會動手該怎麼教。孩子動手打人,要先釐清原因

小孩打人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模仿來的,可能是自我防衛,可能是極度挫折生氣,可能是太累、可能是壓力太大……等,原因不同處理的方法就會不同,而且不同年齡的孩子出現打人行為的原因也不相同,不根本解決孩子打人的原因,孩子打人的問題就不會改善。

以下會分齡敘述不同年齡層常見的打人原因及處理方法,不過由於每個孩子的心智成熟度不盡相同,所以可能會有小二的孩子,動手原因比較近似大班的孩子,這時,建議爸爸媽媽還是要參考孩子的表現,選擇適當的年齡層來引導。


【1.5~3歲】想要溝通而動手

這是小孩最容易出現動手打人行為的年紀,通常,這個年紀打人,是在溝通,在表達「我不喜歡」、「我不要」,由於這個年紀的語言能力還沒有很好,就算平常已經很會講了,情急之下還是會「忘了說」,孩子會選擇用非口語的方式表達,比較快,例如打人、咬人、踢人,一般來說,小小孩打人的行為,會隨著語言溝通能力的發展,逐漸停止,不過仍有些孩子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小學階段。

所以,這個年紀孩子出現打人行為,一定要先釐清想表達的意圖是什麼,幫孩子說出來,甚至引導孩子說。之後當孩子用說的時,大人一定要盡快協助,讓孩子發現原來「說」是有用的,孩子才會善用說的方式。


【3~5歲】表達情緒而動手

這個年紀孩子語言能力已經比較好,但依舊很玻璃心,很容易因挫折的情緒而產生動手的行為,動手有點像是抒發情緒的感覺,所以在動手的當下腦袋是有點斷線的,因為他們都知道不可以打人,但問為什麼動手,總是會回答「不知道」。

孩子有情緒是正常的、合理的,所以大人需要教的是「你可以生氣,但不能打人」,問題是孩子表達生氣的方式就是打人,所以大人要引導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也就是教導孩子替代方法,「生氣不能打人,但你可以…」,例如生氣可以說「我生氣了」,可以握拳、可以跺腳、可以用力跳,爸爸媽媽可以視情況跟孩子約定好怎麼表達情緒,並且記得要重複演練,孩子在情急之下才會做得出來。


【5~7歲】想解決問題而動手

這個年紀的孩子通常已經不太會打人,打人多半發生在起衝突的時候,例如爭奪某個玩具,孩子可能就會選擇用動手來解決問題,因為他們在當下,通常沒想那麼多,只想要快速解決而衝動行事。因此這個年紀孩子,還容易出現打人行為時,一定要先鍛鍊衝動控制,並且大人要在事後帶著孩子思考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法,盡量用引導的方式,不要直接告訴答案,這樣孩子不會記住。


【7~9歲】想要報復而動手

這年紀以上會選擇動手,多半是有思考過的了,覺得對方惹怒他的,覺得對方是有故意的,覺得對方欺負到他了,所以,為了公平,為了出一口氣,為了令對方不舒服,為了報復,就會選擇動手,因此,教導重點在告訴孩子「有情緒就容易有不好的事發生」,這其實是我兒子導師常告誡班上孩子的話,我也常用來告訴其他小學生,要及時察覺自己的情緒,善用情緒溫度計,平時就要引導孩子思考讓自己冷靜的方法,當覺得自己的情緒在溫度計的3分以上,要趕快去做能讓自己冷靜的事。冷靜下來後,再來思考可以怎麼處理人際問題,完整思考每個方案可能會帶來甚麼樣的結果,哪一種結果才是最好的呢?


作者:   天才領袖團隊

本文轉自 :https://www.leaderkid.com.tw/2021/04/07/101169/2/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