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父母是影響智障兒童心理健康主要因素
日期 : 2021年11月15日

智障兒童在情緒、主導活動、人際適應等心理健康領域水平低於正常兒童。青春期的輕度智障學生表現有明顯的孤獨感、自責、恐怖等心理健康問題。在向成年的過渡時期,青年智障者的心理健康障礙發病率較高,約是普通人群的2—3倍。由此可見,智障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存在於從兒童期到成年期成長的整個過程之中,因而,對影響患者心理健康發展的長期負性效應因素與作用機制的探討,對該特殊群體從心理健康角度進行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家庭是影響智障兒童心理健康的生態系統因素中最核心的因素,父母作為兒童期主要撫養人以及成年期的主要照顧者,其心理健康狀況頗受關注。調查顯示,智障兒童父母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較低,成年智障家庭照顧者容易出現多種身體與心理問題。那麼,父母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對智障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直接影響,其阻斷機制是什麼?

 

父母的能力、特徵、行為、觀念、發展結果等傳遞給子女的現象叫代際傳遞,心理健康也具有代際傳遞性。觀察學習理論認為,兒童能觀察、模仿父母對環境刺激的恐懼、憂慮反應,進而習得類似的行為表現;社會參照理論也指出,在模糊、陌生等不確定情境中,兒童會參照父母的反應對刺激做出反應。

 

對焦慮、抑鬱等負性心理的研究結果表明,父親和母親的焦慮均能直接預測兒童焦慮;母親抑鬱是預測青少年抑鬱的關鍵因素,並且這種傳遞有可能涉及由外祖母、母親與子女三代之間的傳遞影響。同時,對希望、主觀幸福感等積極心理的研究結果也顯示,父母的希望水平顯著正向預測兒童的希望,母親的主觀幸福感可顯著正向預測子女主觀幸福感。由此可見,父母心理健康水平對子女心理健康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對智障者心理健康的干預,不僅要關注父母心理健康的長期負性影響效應,更要關注能直接阻斷或緩解這種不良影響的保護因素。社會支援是個體從其所擁有的社會關係中獲得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援,這些支援能減輕個體的心理應激反應,緩解精神緊張狀態,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並且社會支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父母低下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使智障者獲得正向的代際傳遞。

 

目前,國內對智障兒童父母的照顧負擔調查顯示,其照顧負擔表現有經濟負擔、社會歧視、身心俱疲、恥辱感等多項綜合特徵,因而對心理健康的幫扶也應該建立多維度、綜合性的幫扶方案。建議由專業的精神衛生工作者為其提供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服務,由政府提供經濟支援,改變目前對智障患者社會政策“一刀切”式的現狀,依據家庭照顧者的特殊需求分類制定不同的政策法規,包括加大重度智障患者的生活和照顧補貼,將輕度患者也納入補貼物件範圍等措施。

 

資料來源:阜南縣特殊教育學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