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幼兒資訊)-下一代孩子越來越不能忍受挫折的真相
日期 : 2022年10月27日

「幼兒教育資訊」玻璃心?媽寶?下一代孩子越來越不能忍受挫折的真相



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與學校師長們觀察發現,愈來愈多中小學生,甚至是高中、大學生,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挫折、壓力的忍受度愈來愈低,很容易因為一些不順心或不如意的事,就反應超大。現在的孩子,挫折容忍度真的比較低嗎?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文 -天下讀者俱樂部-.陳品皓.親子天下出版

發布時間:2021-02-09


我和學校合作的許多年來,不管是工作中的觀察,還是和老師們的討論、交流,大家普遍有一種感覺,似乎愈來愈多的中小學生,甚至是高中、大學生,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挫折、壓力的忍受度愈來愈低,很容易因為一些不順心或不如意的事,就反應超大。


不少家長在心理諮詢時,也不約而同提到「耐挫度降低」這個現象,好像愈年輕世代的孩子,愈看不到他們父母那年代吃苦耐勞的能耐。


家長及老師對「孩子挫折忍受度不佳」的普遍看法,引發了我的好奇。


這是真的嗎?孩子愈來愈低挫折忍受度嗎?如果是真的,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孩子愈來愈難忍受挫折呢?甚至我們在這邊說的挫折忍受度,究竟是什麼意思?這有辦法培養嗎?


在我們繼續往下之前,同樣的問題,也想問問正在閱讀的你。

我想邀請你,利用30秒鐘的時間,在空白處試著用筆寫下(或是在腦海中思考)答案:

你認為什麼是「挫折忍受度」呢?

我認為挫折忍受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這個問題,我曾經詢問許多家長與老師,他們覺得什麼是挫折忍受度。大多數人對於挫折忍受度的期待是:能夠愈挫愈勇、不怕挑戰、很堅強、不輕易放棄、不因為遇到一點困難就哭哭啼啼或試圖逃避、不會被失敗打倒等。


大部分的答案,似乎都是希望孩子在面對逆境(學習、人際關係、挑戰挫折、失敗等)時,能夠很堅韌、不放棄,就算失敗了,也要很快站起來。

挫折忍受,其實不只是「堅強」


對我來說,以上這些對於挫折忍受度的解釋說法,既能算對,也算不對。對的部分在於,這些「堅強」、「韌性」、「勇敢」,可以是挫折忍受度的一個面向,卻不是全部,當我們用「挫折忍受度」來描述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太強調面對挫折時的耐受性與堅固性,彷彿只要夠強韌,禁得起挫折的摧殘跟折磨,就能抵擋大部分的挑戰。


這種看法的問題在於,它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挫折是個持續變化的動態過程,「忍受」只是整個過程中開頭的一小段,只強調對挫折的忍受,會讓我們忽略其它更重要的心理益處。


就好像吃飯這件事,其實是整個消化系統都在參與運作的,你從咀嚼開始,到胃部分泌胃酸、大小腸吸收養分跟水分,最後把不要的部分排出體外。通常消化系統愈好,就愈能從食物中得到養分;可是如果腸胃健康出了狀況,雖仍能將食物吃下肚,但也無法好好吸收並得到好處。


忍受挫折的道理就像吃東西的開始,你不是只有吃,還要能夠消化食物,產生養分,這才是重頭戲;對照到挫折這件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不是只有忍受挫折,我們應該還有消化、養分、排除的過程。


因此,一般所說的「挫折忍受度」,可能無法完整傳達這整個心理活動的過程,或許我們可以用近代心理學家比較接受的說法:

「心理韌性」(resiliency),亦稱「復原力」。


當我們說一個人具備心理韌性或復原力時,並不是指他都不會感到難過,也不是說他始終很堅強。很多大人容易誤會心理韌性或復原力的意思,以為就是要「堅強」、「勇敢」,而任何跟堅強或勇敢的相反狀態,都會被放大成懦弱的表現,所以很多人往往會認為:堅強的人不能哭、勇敢的人不能怕、堅毅的人不能想放棄等。這些看法是對心理韌性的誤解。


心理韌性不僅是從逆境中復原,真正更重要的是,他具備了一種心理素質,能幫助他從適度的傷害、錯誤、挑戰、壓力或挫折中「獲益」。也就是說,心理韌性不僅能讓一個人在逆境中復原,同時也在這些經歷中帶來進化與成長的契機。


令人高興的是,愈來愈多研究不斷證明,這是一種可以後天培養的能力。《心理韌性》一書,詳細整理了我長年在校園輔導中和孩子丶家庭合作的第一手觀察和反思,跟著我一起一步一步,培養孩子具備面對挑戰、進化成長的強大耐挫力!


本文摘錄自親子天下出版《心理韌性》

原文網址: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7807?rec=i2i&from_id=5119582&from_index=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