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復康資訊)Covid-19疫情下的挑戰—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之影響
日期 : 2023年02月20日

自2021年5月中Covid-19在台灣爆發疫情,病毒感染對生命造成的威脅,三級警戒對生活帶來的不便,恐慌、焦慮等不安感受慢慢浮現,從成人到兒童,幾乎無一倖免地受到疫情所帶來的衝擊。而疫情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在兒童青少年這些未成年族群,或許可由今年JAMA Health Forum的一篇文章提供給我們作為借鏡。

根據美國的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KFF) 調查指出,青少年、幼童、LGBTQ的青年人與有色人種的孩童,是這波全球疫情下衍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易感族群。可能的影響因素包括:學校關閉、社交距離、被迫關在家裡等政令,都可能令他們感覺到孤獨和被隔離。此外,疫情對父母造成的壓力,例如失去工作、經濟壓力、或是沒有時間照顧家中的子女等,這些壓力也有可能影響父母的心理健康,甚至將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進而影響整體家庭的互動和支持功能。

更雪上加霜的是,除了家庭內部的功能失調,外部支持系統也因為疫情關係而無法提供後援,以美國為例,2020年2月到10月間,接受兒童健康保險計劃(Children’s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服務的社福機構就減少了一半,能夠提供給弱勢家庭的資源支持也因此大幅減少。然而,其實從Covid-19疫情開始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問題——例如感覺悲傷、無望、自殺想法,在近年來有逐步惡化的趨勢。

而在Covid-19大流行後,青少年情緒困擾的比例更是大幅上升,有1/4的中學生覺得自己的情緒和認知健康變得更差,另外有2/3的青少年覺得自己無法好好處理緊張的情緒以及來自同儕關係的壓力。一份以家長為主的調查研究亦顯示,家有5-12歲的學齡兒童的父母中,有1/5覺得他們的子女的心理健康或情緒狀態變差了,6.3%覺得子女的焦慮症狀變嚴重,4.4%觀察到憂鬱的徵狀。

這些在疫情期間對兒童青少年心理帶來的影響,可能的因素包括被迫留在家裡(不能外出),以及常規生活習慣被破壞。而除了美國以外,Covid-19疫情對亞洲族群的影響亦表現在多種情緒及生理困擾,一大型統合分析報告,共涵蓋23個於中國及土耳其的調查研究,統計57,927位的兒童青少年發現,於2019-2020年 Covid-19流行期間,共有29%的兒童青少年族群符合憂鬱診斷、26%有焦慮、44%有睡眠疾患,更有高達48%呈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表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間,6-12歲兒童的強迫症狀及妥瑞症狀均有增加的趨勢,另一方面,由於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狀而就醫的個案卻減少了,可能的原因包括孩童因為疫情未到學校,使老師減少了觀察相關症狀的機會。

Covid-19疫情對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可能不會隨著疫情趨緩而消失,相反的,隨著大家生活逐步恢復常軌,重返校園生活的適應、重新連結人際關係的壓力,都可能讓這些焦慮、憂鬱症狀持續惡化,政府應擬定相關公衛政策,協助這些學生復課的心理準備,例如提供相關資源連結、線上諮詢平台、組織同儕支持團體,加強家長對心理健康的認知資訊等。

更重要的是,這些心理健康服務必須更深化且持續的提供,因為很多情緒症狀可能隨時間才會慢慢浮現,積極監測、主動協助、持續服務、長期支持,才能陪伴我們兒童青少年度過疫情下的心理危機,身心健全成長。


嘉義長庚醫院精神科 李旻靜醫師

轉載文章: https://www.mentalwe.com/focus/00034/ Mental We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