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啟智早期訓練中心育兒新知—0至4個月哭鬧安撫
日期 : 2024年03月14日

嬰兒早期的哭泣是生存的本能,是對不舒服的自主反應,其作用在於讓照顧者瞭解到嬰兒的需要。


大部分新生兒哭泣是因為身體上的不舒服,例如:飢餓、疼痛、尿布濕了,身體寒冷或熱了、噪音或光亮的突然改變也會使嬰兒哭泣。


寶寶會費盡力氣,想要奪回媽媽的注意力,而哭泣是寶寶還沒有語言能力前,吸引他人注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哭泣的孩子如果經常沒有的到照顧者的回應,就會變得消極與退縮。那是因為寶寶一出生大腦掌管情緒的杏仁核就已經發育良好,有能力解讀別人的回應與表情,而且對於情緒的感受具有記憶力,並會因此形塑自己的內在特質。


哭泣與安撫

嬰兒在人生最初三個月最常哭泣。研究顯示,媽媽對哭聲很快有反應的寶寶他們哭的聲音比較小。這個原因可能是照顧者對嬰兒的哭聲敏感,也注意到其他的社會訊號並有所反應,例如微笑、牙牙學語、及眼神表達,而建立安全信任感的寶寶,只要輕聲的哭泣就能把訊息傳遞給照顧者,並漸漸就取代哭成為吸引注意力的方式。


雖然寶寶在清醒和專注時引人喜悅,但他們在急躁不安、哭泣及很難安撫時會考驗到大部分照顧者的耐心。當餵食或換尿布無法解決,輕搖、安撫、撫摸或其他持續性、節律性刺激也可以安撫不安的寶寶。


研究指出持續性規律的輕搖、有規律的聲音能降低寶寶肌肉張力、下降心跳及呼吸速率。如果這種哭鬧只在傍晚或下午有規律地出現,那麼可能是由腸痙攣引起的。腸痙攣有時跟腹脹和排氣有關。即使是健康的嬰兒也會在前3個月內出現煩躁和無法安慰的哭鬧。這種情況一般會在前6週變得越來越嚴重,然後逐漸減弱。


哭泣安撫注意事項

所有的嬰兒都有哭鬧和焦躁的時候,而且往往比較容易找出原因。哭鬧的問題在寶寶6~8週大前會越來越嚴重。但值得感謝的是,這段時間之後就會逐漸減少。到三、四個月的時候,大多數寶寶每天總共只會哭鬧一個小時左右。


有時候孩子的哭鬧來自於腸痙攣,判定標準是連續3個星期以上,每星期超過3天,每天3小時以上無法安撫的哭鬧。小嬰兒特別需要有人抱一抱、搖一搖,當他在身體上感到安全時才會平靜下來。包裹和搖動之所以會有這種舒緩情緒的作用,可能是因為它們從新創造了子宮裡種熟悉的感覺。


大多數嬰兒也有自行安撫自己情緒的方式,就是在最初幾個月會舉起手指吸吮著玩,然後會在1~2歲的某個時候自己改掉這個習慣,通常並不會形成長期的依賴。


有一些安撫嬰兒哭鬧的做法,可提供參考:

(1)餵奶,或者給他一個安撫奶嘴。

(2)檢查是否尿布濕了,換尿片。

(3)抱起來,稍微抱緊左右搖一搖,或走動一下。

(4)製造一些白雜訊(吸塵器的聲音、電風扇、收音機的聲音、說話的聲音)。

(5)把房間的燈調暗,減少光線對孩子的刺激。

(6)留意或調整室內溫度,或寶寶的穿著、蓋被的溫度與舒適濕 度。

(7)靜下心來,放輕鬆,休息一下,也讓寶寶有機會自己平靜下來。


資料來源:新北育兒資訊網

原文請按: https://lovebaby.sw.ntpc.gov.tw/#/education-resources/education-resources-main/infant-care-upbringing/article/4053b9ce-3fe0-4f73-aafe-72486405ee7f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