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運動資訊)預防骨質疏鬆 你有做「對」運動嗎?
日期 : 2022年08月16日

負重太輕的運動 對刺激骨質生長幫助有限 

骨骼是個不斷新陳代謝的器官,其中,成骨細胞負責生成新的骨質,而破骨細胞則專門分解、吸收老舊的骨質。一增一減下,使骨密度維持著良好的動態平衡。

 

30歲後,成骨細胞的功能開始下降,再加上腸胃吸收鈣質的能力變弱,使得骨質的生長趕不上流失速度,骨骼密度便跟隨年齡溜滑梯,流失速度太快的,就變成骨質疏鬆。

 

所幸,當骨骼受到外來的重量刺激,為抵抗壓力、避免受傷,成骨細胞與其他可刺激骨質生長因子變得活躍,進而產生新的骨質以形成一道保護的防線。這種刺激,也會加速身體對鈣質的吸收,為提升骨密度帶來雙管齊下的效果,這也是許多醫師建議「靠運動」預防骨鬆的主要原因。

 

但就如同人要接受足夠的壓力才會成長,想有效促使成骨細胞生長,我們給骨骼的重量刺激也必須超過一定的臨界值(又稱最低關鍵壓力)才會有效。若只是從事負重輕微的運動,好比散步、簡單的伸展,就無法啟動骨質新生的反應,等於做了「無效的訓練」。

 

而且,隨骨密度上升,這種臨界值又會持續再提高。因此,像是跑步、有氧、或徒手肌力訓練(如伏地挺身、抬腿、深蹲等),雖初期會讓骨密度改善,但由於負重量都是自己的體重,固定不變,一段時間後,骨質的進步就會停滯。


 

重訓對抗骨鬆 動哪裡就強哪裡

此外,因骨骼受到壓力時,會驅使成骨細胞移動到受壓的位置,比起減脂無法「動哪裡、瘦哪裡」,運動對骨質的幫助反而是「動哪裡,就強哪裡。」

 

一項統計比較跑步、游泳、舉重對骨密度的影響,分別測試最常因骨質疏鬆而骨折的手腕(橈骨)、脊椎、大腿(股骨)。發現慢跑時,幾乎只有脊椎和大腿的骨密度提升。沒有承受到重量的手腕,進步就較差。

 

而游泳時,水中浮力支撐了體重,雖然減輕了上、下肢骨骼負荷,但也因為壓力不足,提升效果有限。

舉重,因為全身皆負重,3個位置的骨密度都顯著的提高了。


 

比起機械式器材,我也較推薦大家嘗試自由重量訓練(像是舉槓鈴、啞鈴為主的肌力訓練)。因為後者得靠身體多個角度來承重,還有做訓練大腿的深蹲時,其實也同時刺激到脊椎,對骨密度的改善更全面。

 

 

因為相對男性,女性更年期後骨質流失的速度是其他族群的2倍以上,不管骨鬆或骨折的風險都比同年齡的男性大了2倍以上。更應趁早重訓,在更年期前存下更多「骨本」。

 

上一篇
下一篇